微纳米曝气在现代农业中的分析和应用具体体现在:(1)净化浇水用粗盐,(2)清理蔬菜和水果上的残留物,(3)促进作物生长发育28。蔡硕等29发现微纳米气泡充氧灌溉技术可以降低灌溉流量、排放量和用水量,提高农田灌溉利用率,进而降低硝氮地表径流消耗。绳以健等30设计方案采用活性氧微纳米曝气和催化氧化的加工工艺,氯氰菊酯、毗虫啉、乐果农药等三种常见化肥残留的污泥负荷可达80%左右。周云鹏等31科学研究了微纳米充氧气泡农田灌溉对小青菜、青菜、油麦菜生产和产品质量的危害,发现适合水培蔬菜的充氧浓度值为10~20mg/L。
微米级曝气在日本的应用较早,不仅用于工业废水、河流治理,还用于养殖.畜牧.食品工业等行业,在河道及湖泊净化等方面的研究与应用,已有70多个研究和应用案例。2008年,Shaip公司将微纳米曝气技术与微生物技术相结合,处理一家日流量在200m3左右的污水厂,取得了良好的效果,使TN去除率达到90%以上。
我国对微纳米曝气技术的研究起步较晚,但随着其技术交流和应用的不断开放,微纳米级曝气已逐渐应用于国内一些项目,并取得了良好的治理效果。
微纳米曝气组成微生物菌种技术改善水利枢纽水质。科学研究结果表明,在实施微纳米曝气的几年内,曝气区表面溶氧平均值为9.5mg/L,而非曝气区为8.7mg/L。在底层水质中,曝气区平均值为8.8mg/L,非曝气区平均值为7.8mg/Lo。2018年溶氧平均值为8.9mg/L,2019年升至9.6mg/L。水利枢纽pH值变化区域为7.04~8.61o,水质清晰度从上下游水质清晰度不到1m,再到曝气区域为1m1.5m。2018年清晰度平均值为1m,2019年清晰度平均值提高到1.1m。水利枢纽上下游非曝气区高锰酸盐指数均为1.06mg/L;曝气区二期和中下游高锰酸盐指数均为0.92mg/L;2018年曝气区一、三期高锰酸盐指数均为0.88mg/Lo,2019年降至0.94mg/L。水利枢纽上下游非曝气区总磷值为0.57mg/L,曝气区二期和中下游总磷值为0.039mg/L;曝气区一、三期总磷值为0.033mg/L。2018年总磷浓度值平均值为0.044mg/L,2019年总磷浓度值平均值降至0.042mg/Lo水利枢纽上下游非曝气区可溶活力磷平均值为0.010mg/L;曝气区二期和中下游可溶活力磷平均值为0.008mg/L;2018年曝气区一、三期可溶活力磷平均值为0.007mg/L,2019年SRP平均值为0.008mg/L。水利枢纽上下游非曝气区叶绿素a均值为8.27ugL;曝气区二期和中下游叶绿素a均值为6.17ug/L;曝气区一、三期叶绿素a均值为4.30ug/L。2018年叶绿素a总平均值为6.45ug/L,2019年总平均值降至6.04ug/L。曝气区二期藻类总产量减少率为22.1%;曝气区一、三期藻类总产量减少率为34.5%,春季藻类总产量减少率为27.1%;夏季藻类总产量减少率为31.9%;冬季藻类总产量减少率为25.9%。夏季藻类植物总产量较高,因此减少率也较高,其次是春季和冬季。藻类总产量的平均减少率为28.3%,蓝藻的平均减少率为33.9%,藻类的平均减少率为34.4%,硅藻泥的平均减少率为18.7%o微纳米曝气成分。微生物菌种技术对不同类型的藻类有一定的减少作用。2018年藻类总进化率平均为7.2x106cels/L,2019年藻类总进化率平均降至7.1*106cels/L。